新聞

2022年11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- 2022年11月
深化領袖培訓 傳揚CYC100精神 成就完美全完人
著名英文中學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屹立葵青區超過半世紀,學生敏而好學,品學兼優,一直深受區內居民讚譽。在新學年,葉天祐校長與教學團隊開展「CYC100精神」主題,積極籌劃校舍優化計劃,深化「以學生為本」的教學方針,鼓勵學生追求卓越人生,養成正向價值觀,奠定報效家國的未來之志。學校將眼光放遠,冀望以更豐富的教學資源推動優質全人教育,並朝校慶100周年為目標,致力提升同學的學術與才藝表現,將入讀大學率增長至100%,實踐「學以明道,完似天父」的校訓,樹立「全完人」追求完美的傳統。
元認知教學法 實踐精準學習
踏入教育新紀元,學校摒除傳統教學模式,早年已套用「元認知」教學法,課堂上透過有系統的轉問、追問、一題多問、錯誤分析法和出聲思維法,鍛鍊學生的解難思維,學會將知識內化,貫通學問。學校除了每學年的考試和小測外,亦通過不同的學習評估和學習歷程檔案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,並進行主題式專題研習報導,實踐課題理論融和生活化實例,深化課堂所學。
全校課程皆以英語授課,為了令新生更融入英語語境,提升整體學生的英語水平,學校每年均舉辦不同主題的英語活動,同時鼓勵閱讀文化,希望為同學建立多聽、多說、多寫、多讀的學習外語環境。於校本管理上,英文科團隊採用小班學習模式,老師會按照學生的能力,調整其學習進度,再輔以不同的教材和電子教學軟件,務求達至精準學習。學校超過半數的高中學生以高中「應用學習(職業英語)」作為選修科,透過模擬工作及社交相關的應用學習情境,進一步提升英語溝通技巧和特定職業範疇相關的語文能力。葉校長補充:「學習語文不能單靠課本知識,教學團隊積極舉辦富啟發性的課外活動,包括英文科廣泛閱讀計劃、英語班際比賽、電影欣賞、聯校口試訓練、文憑試英語閱讀及寫作班、英語話劇欣賞、英語初高中辯論隊、英語話劇小組、話劇班等,鼓勵同學走出課室,將學習融入生活,促進交流,深度鍛鍊英語運用能力。」
除了豐富的活動外,學校亦大量應用多元化學習軟件, 如 Power lesson、Popplet、Super Duper Storymaker、Grafio3、Micro:bit、GeoGebra、Schoology、Science360 等,讓課堂上的學與教效能都大大提升。同時,學校日常以英語和普通話主持週會,參與大專院校支援計劃,如香港樹仁大學的「香港宗教與社區發展」教學支援及教材發展計劃;並開設主科(中、英、數)的額外補課,加設特別課堂,讓學校複習不同的英語詞彙,奠定更好的語文基礎。
學生會代表會主席感言
上屆主席 6D 張宇蕎
現屆主席 5D 李恩詠
學生會代表會的角色是監察學生會的運作,但我更認為是協助學生會建立一個能令同學快樂學習的環境。自疫情開始,學校課外活動減少了很多,希望藉着疫情逐漸減退,可以有更多不同方面的課外活動讓同學參加,令他們有一個全方位學習的環境。
優化校舍 完善學習環境
學校積極投放資源,持續優化校舍的設備。葉校長指出:「我們依照學生的發展需要,設置適切的校園設施,如健身室、STEM 室等。近年,學校亦斥資重新修整音樂室和圖書館,同時翻新校課室,加設新式儲物櫃,令同學能在舒適寬敝的環境下學習求知。」
多元學習 生涯思考培育未來領袖
學校一直致力為學生提供愉快和諧,且充滿尊重、欣賞及愛的成長園地,除優良的學術成績外,矢志建立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、靈的完善發展。學校廣立多元化的學會與領袖生崗位,亦與家長、教會、社會及不同團體衷誠合作,造就不同服務學習的機會,藉以建立正面價值觀,培育明日領袖人才。在課程設計上,教學團隊將各學科的知識配合學校發展重點,通過延伸學習經歷,寓學習於興趣上。例如學生曾運用語文、音樂和歷史科的知識,為舊曲譜上新詞,自彈自唱展示學習的成果,表達對和平的渴求;初中學生亦曾參觀新界西北的村落漁塘,了解自然生態與城鄉發展的影響。葉校長指出:「自初中階段,學校已籌劃多個領袖訓練歷奇活動,讓同學在個人成長得到充分發展,了解自身優勢和強項,建立自信心,並在未來發展個人潛能。而針對高中同學,我們亦鼓勵參與領袖生計劃,並加入不同興趣學會,把握時機學習組織活動,加強團隊協作,發揮領導能力,裝備自身,為未來升學就業作長足準備。」
與此同時,學校積極回應政府生涯規劃教育的建議,並以「自我認識及發展」、「職業探索」、「生涯規劃與管理」為方向,統整出全校性的活動,鼓勵學生為人生設立不同階段性的目標,認識自我,建立規劃,了解未來銜接途徑,收集職場資訊。學校與多個團體建立緊密關係,讓學生參與形形式式的計劃,從而體驗不同的職場操作,了解理想工作的門檻。而且,學校亦不時邀請不同專業領域的出色校友,包括大學校長、教授、律師、醫院高層、立法會議員、作家、導演、編劇等,回到母校與學生建立師友關係。「他們都大方與師弟妹傳授求學心得和待人處世的價值觀,令同學獲益良多,亦建立面對未來的自信,立終身學習,自強不息的決心。」
DSE屢獲佳績 主科合格率達99.3%
學校於香港中學文憑放榜表現突出,27位學生考獲1科或以上5、5*和5**成績;14位學生考獲2科或以上5、5*和5**成績。學校在四大核心科目和選修科中合格率分別為99.3%和95.1%,達到大學基本入學要求百分比(33222)亦遠高於香港平均水平,展現優秀學術水平。
學生感言:
STEMx 海洋航行器設計及建造比賽設計大獎冠軍
2A 鍾文軒、2B 黃銘輝、5C 林嘉健、黃俊傑
在這個「STEM X 海洋航行器設計及建造比賽」中,我們除了要做好資料搜查的工作,還要設計和3D建模。我們到香港大學參與「設計軟件使用和水下航行器設計基礎工作室」,從中學會sketchup軟件及船舶運作原理等,工作坊亦有助製造3D建模。惟因疫情緣故,我們沒有參加比賽的建造部分。比賽期間學會了多角度思考,也要準備候補方案,當問題出現時可以即時替換。是次經歷令我們想參加更多關於STEM的比賽,了解STEM知識和發展,計劃將來可以製作更精細的3D建模,讓有先天缺陷的人可以有更好生活質素。
賽馬會編「社」人生計劃創意應用程式設計比賽:設計思維組別:金獎
3A 李曉欣、3B 盧曉瑜、成思妍
我們本身對STEM有很大興趣,然而疫情令很多比賽都不能進行,故難得有這個機會!比賽前,因為有家人懷孕,發現社會對孕婦需要的關注十分低,所以希望能用已有知識去創造App來幫助她們。設計App的過程中才發現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簡單,所以很感激電腦科老師一直從旁指導,令我們知道應該要怎樣做,才成功設計這個可以提醒孕婦關顧自己健康和需要的App。
3A 黃翔浚、郭煒堯
我們設計這個程式前,要先理解這個社區需要。我們針對社區內人們過度消費,設計了「儲值寶」來改善這個問題。我們也趁這次機會學習更多編程語言,如Python,亦增加了我們對編程的興趣和理解。另外,由於大會要求各組要講解有關設計,大大提升了我們當眾演講能力。過程中,老師提供了技術支援,而STEM Room則提供重要資源去完成設計。我們會繼續在編程範疇上發展,希望可以回饋社會。